目的:
本校致力推廣國際志工服務學習,邀請本校學生及境外大學生一同至他國進行社區服務與文化交流。透過服務學習,體認服務意義、社會正義、提升世界公民意識,並激發對國際社會人文關懷之使命感與責任心,拓展視野和提升自我競爭力。期許藉由本次活動培養志工積極負責、勇於挑戰、解決問題之能力,並藉由與不同國家學生一同參與服務,深入了解當地文化,展現同理心與服務精神,學習尊重與包容,並與當地志工交流,增進國際觀與跨文化服務經驗。
活動時程:依每年實際狀況作調整
活動內容:提升本校學生之服務熱誠,並拓展學生之國際視野
費用及注意事項:依據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際短期志工服務要點(依每年實際狀況有調整)
承辦窗口:國際事務處 國際合作組
目的:
國際大使團為國際事務處分支學生組織,主要負責規畫外籍生活動、接待外賓,並安排相關禮儀培訓課程,藉由實務活動,培養學生口語表達、專業導覽、國際交流能力及拓展人脈,進而提升學生外交能力。
服務內容:
外賓接待、校園導覽、協助學伴活動辦理、大使團年度成果發表會
甄選條件:
1. 以高科大大一 ~ 大三的同學為主
2. 具備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
3. 具有服務熱忱的心
4. 活潑外向及喜歡與人接觸
5. 有責任及積極主動
Facebook
Instagram
目的:每學期徵選國際學生的學伴,招收外籍生學長姐協助國際學生更快熟悉新的生活環境,並幫助解決日常的問題。藉著跟其它科系的同學交流,可以了解各系、互相觀摩,也可以互相交流文化,增廣見聞。(註:國際學生包含大陸地區學位生及交換生)
招募時間:每年12月及6月,實際日期以國際處公告及電子信箱通知為主
服務對象:在學期間之非本國籍學生。
徵選條件:
1.基本英語能力(會第三語言尤佳)
2.寒暑假能配合接機
3.機動性高且有耐心
學伴聯絡時間:非本國籍學生確定錄取為本校學生後(含交換生/研修生),由學伴主動以e-mail聯絡(e-mail為申請入學時所填寫)
開學前
協助接機服務
協助申請簽證
回覆學生詢問的問題
學期間
帶領國際學生購買日常用品
協助學生開戶
協助至移民署辦理居留證/簽證延期/多次入台證換發
申辦電話門號
進行校園導覽、入住宿舍
協助選課、解決課業上問題
生活上的小幫忙
學期末
參加學伴檢討會議
協助辦理離校手續
目的:透過與不同國家青年領袖交流,培育具備宏觀願景之國際青年,使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及思考方式,關心自己及其他國家事務,以更寬廣之視野欣賞及包容文化差異並互相學習。
以多元學習與體驗參與方式,培養學生批判思考、創新服務與團隊合作能力,並建立積極主動與互助利他之精神,提昇公共事務參與意識與人文關懷,全面增進學生領導能力。
活動時程:每年約七月中旬
活動內容:
1.領導力相關議題與經驗分享
2.團隊建立活動工作坊
3.服務學習活動
4.模擬會議
5.國際事務議題研討與辯論
6.在地文化參訪與體驗
7.各國文化特色表演
8.成果展示與發表
甄選對象:本校對領導力發展與文化交流有興趣之大學部或研究所學生
甄選條件:
1.具備熱忱、投入、分享精神者
2.對國際文化有興趣者
3.曾有參加或策劃活動經驗者
4.具備基礎英語聽說能力者
甄選方式及結果(分三階段):
第一階段書面初審
第二階段面試甄選(英文為主,中文為輔)
輔導員評選確定成員名單
入選者之義務與責任:
1.面試錄取者需參與主辦單位安排之相見歡活動,並全程參加營隊前的培訓課程,課程內容包括:英語簡報訓練、會議英語、團隊領導等課程及營隊籌備活動。
2.最終錄取成員需全程參與營隊及行前籌備活動,如有特殊需求請聯繫總副召。
3.營隊結束後需作成果發表及心得撰寫,並完成相關書面資料。
費用及注意事項:依每年實際狀況作調整
承辦窗口:國際事務處 國際合作組
Q1:系院跟國際處的交換管道有什麼不同?
A1:都一樣是出國交換研修,但系院有自己的徵選方式,未必跟國際處相同,同學必須跟著系院的規定辦理。
Q2:可以填幾個志願序?
A2:目前國際處姐妹校交換申請可以填2個。
Q3:該準備哪些文件?
A3:身分證、學生證正反面影本、家長同意書、中英文在校歷年成績單、兩封教師推薦函、赴國外研修計畫書、外語能力檢定證明影本、聲明書、學海飛颺或學海惜珠申請表及相關資料(確切應繳交文件詳見各交換學生公告)。
Q4:申請交換生的條件為何?
A4:
1. 本校大學部、研究所學生,出國期間不得為已畢業、退學、休學等身分。
2. 大學部在校歷年平均學業成績須達班排名前50%,研究所學生在校歷年平均成績須達80分以上;或由系所甄選後排定優先順序推薦之。
3. 外語能力須符合交換學校之規定或經該校甄審通過。
Q5:什麼時候該提出申請?
A5:國際處校級交換學生於每年3月、9月公告赴境外研修資訊,惟各國學制不同,配合其學制另行公告,並同時公告申請截止日期;系院交換學生依系院公告辦理。
Q6:沒有外語檢定也可以申請嗎?
A6:除非是申請中文授課的學校,不然都一定要有語言能力成績。
Q7:可以去一學年嗎?
A7:交換學生停留期間以學期計,同一學制班別以一次、至多一學期為原則。
Q8:延畢可以申請交換學生出國嗎?
A8:可以,但延畢期間出國也是需繳交註冊費。
Q9:申請語言學校的延畢生需要繳學費嗎?
A9:需要繳學分費。
Q10:我想出國留學,請問有獎學金可以申請嗎?
A10:固定的獎學金有學海飛颺與學海惜珠兩種,惟提出申請並不代表一定會拿到獎學金,其他都是不固定的,要相關單位提供才有,若有我們都會不定期公佈。
Q11:學海飛颺與學海惜珠有什麼不同?
A11:學海飛颺為選送成績優秀學生,學海惜珠為選送優秀清寒學生。
Q12:陸生、僑生或外籍生可以申請學海獎學金嗎?
A12:學海獎學金的申請者必須有中華民國國籍,所以陸生、僑生、外籍生是沒有辦法申請的。
Q13:我想去大陸交換,可以申請學海嗎?
A13:學海獎學金適用的交換國家不包含中國大陸與港澳喔。
Q14:學海飛颺有人數限制嗎?
A14:要看當年獲得補助多少而定,人數差異很大。
Q15:除了學海飛颺與學海惜珠,還有其他獎學金可以申請嗎?
A15:有的,但是非常不固定,要相關單位提供才有,若有我們都會不定期公佈。
Q16: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選學校,可以建議嗎?
A16:可以從學校大小、學校資源或是環境來選擇,有的人會想要交通機能方便就會選擇近都市的學校,但生活費就會偏貴。
Q17:有哪些學校可以選擇呢?
A17:本校目前有亞洲、歐洲、美洲交換學校約50所,各校名額、交換條件等資訊申請公告時都會一併公布。
Q18:到當地一定要用英文上課嗎?
A18:看各人想學習語言的狀態及國家規定,像是通常日本多是日文授課,若去日本但只懂英文不懂日文也是不容易上課的,建議要有外文基礎,到當地研修才不會有生活上或是讀書上的障礙。
Q19:如何確認課程能否抵免?
A19:建議同學出國選課前先確定預計要修的課程,並記下課程名稱及課綱,和系上確認是否可抵免,由系上認可科目是否可抵免。
Q20:交換一次的費用大概是多少?
A20:若是以姐妹校免對方學費而言,到歐美日一個學期大約是25-50萬不等,亞洲其他地區則是10幾萬左右。
Q21:我一定要抵免嗎?
A21:不一定,請依照自身畢業需求規劃學分抵免。
Q22:申請專業課程的學分抵免要先跟系上做確認嗎?
A22:在國外選課前建議先跟系上做學分抵免確認,看是否能作抵免,但注意的是,回國之後若抵免課程與原先不同,需再跟系上確認一次。
Q23:到姐妹校交換當地會安排住宿嗎?
A23:姐妹校會幫忙學生安排住宿。一般來說是住學校宿舍,但有些地區的姐妹校會提供住宿網站讓學生選擇,總之他們會幫忙學生找到住宿的地點。
Q24:在國外交換的時候可以打工嗎?
A24:依各國規定不同,請依照發下來的簽證注意是否可以在該國家打工,違法打工遭檢舉嚴重可能會被遣返並納入該國黑名單,影響未來出國權益,要特別注意。
Q25:四年級當交換學生來得及嗎?
A25:來得及,但一定要跟系上最好學分上的確認,不然很可能會有延畢的問題產生。
Q26:陸生申請交換生和一般台灣學生有什麼區別嗎?
A26:沒有區別,只要你是本校的大學部、研究所學籍生就可以申請,整個申請程序都是一樣的。陸生、外籍生、或僑生會有差別的只在於簽證,有些國家簽證可以在台灣辦,有些可能就要回自己的國家辦理。
Q27:我本身有就學貸款貸,請問出國期間還可以貸嗎?
A27:可以的。不過在申請之前,最好還是先找負責貸款的單位:生輔組詢問清楚細節喔。
Q28:延畢生出國要繳學費嗎?
A28:須要繳交本校學費,免交國外學費
Q29:我只能留學一次嗎?
A29:本校規定同一學制班別以一次、至多一學期為原則。
Q30:我要自己搭機過去交換/語言學校嗎?
A30:是的,同學必須自行處理交通問題,但不用太擔心,基本上機場都會有完善的交通指引。若是有要去同一所學校研修的同學,也可以結伴同行。